房价下跌对银行体系风险管控的挑战有多大?银行也正在考虑最极端的情况——即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造成个人出现“负资产”时,银行按揭贷款面临的“断供”风险。近日,一位国有商业银行北京分行高层人士透露,该行正应监管层要求,研究非首套个人住房贷款负资产统计监测。他表示,虽然该行此前已有一套针对住房按揭贷款的动态监测体系,但单独就个贷客户“负资产”情况进行统计监测,还是首次。 (8月19日《海峡都市报》)
所谓“负资产”,是个人住房价格下跌到比其未偿还的贷款额还低时的情况,一旦出现“负资产”,银行则面临客户“断供”的违约风险。如一客户购置房产的价格从100万元下跌40%至60万元,而其还欠银行贷款65万元,那么他就有5万的“负资产”。
风控升级,将个人贷款纳入监控范围,提出“负资产”概念,显示出两层意思:一个是本轮房产调控的深入,一个是房价中的水分。但银行真正担心的,不是一套房贷,而是二套以上房贷。那种纯粹属于投资的房贷,断供风险是最大的。
关于这一点,作为银行,其实早就知道,但即便是在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正在进行时,在监管层再三强调严禁二套、三套房贷时,一些银行仍然是暗流涌动,难戒“房贷瘾”。因为房贷是银行最挣钱的买卖。
有钱可赚,当然是商业银行的首选。但不要忘了,银行作为社会化的金融工具,必须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不知当他们看到,在他们的支持下,房价这个肥皂泡越吹越大时,又作何感想?其中的答案,其实并不难猜想,这次的风控升级,就说明了一切。然而,现在自省,是不是有些晚了呢?
前些天,大鳄任志强已经公开表示:“我从了。”同时奉劝同行们“也从了吧”,就别等政府运用“核武器”了。一贯强硬的任志强吹响降价的号角,很能说明问题。但我们不要忘了,本轮调控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满足于一时的降价,那么又将半途而废,后患无穷。
是的,如果在一轮调控之后,只是房价稍微降了一些,其他一切都没有改变,那么楼市的反弹是必然的。一俟风头过后,地方政府重又举起土地财政大旗,开发商又和银行勾勾搭搭玩起圈钱游戏。这样的教训还少吗?所以,当此关键时刻,我们不能被一时的“从了”所迷惑,而要着眼于从根上解决问题。
日前,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的36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楼市经过4个月调控后继续上涨。7月份36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1.61%。为此,发改委提醒各地继续做好稳定房价工作。
一切迹象表明,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任何值得夸赞的成绩。只要政府一天不拿出“核武器”,彻底改变土地财政现状,严格规范金融资本,这次的房产调控,也可能还只是如一阵风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