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房贷新政引起众多关注,因关注视角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经济学家关切新政能否抑制房价过快增长,而民众则关注房贷新政能否让房价降下来。 调查显示,七成网民认为房价将降低10%-30%,而部分开发商则坚称五一绝不降价。 房贷新政主要是通过金融杠杆抑制资本的过度流动性,避免楼市的投机风潮泛滥,同近期出台其他的相关政策比较,房贷这套政策组合拳的效果如何,选择权在民众,就是说,如果你不购买房子持币观望,这些政策利好会自动生成的。
问题是,前些年出台了那么多限制楼市的政策是为了经济肌体的健康,那么,去年出台刺激楼市的政策说是国际金融危机下为了经济的保增长,今年的房贷新政则被解读为经济形势好转下对房地产依赖性降低,而让政府可以腾出手来治理房价。从中可以看出,对房地产的政策调控,总是陷入“一严就降一放就涨”的恶性循环。
自前些年房地产被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来,类似于“警惕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质疑声就从未断过。这样的说法,既是建立在现有财税体制下,房地产往往是地方财政来源大头的事实基础之上,也和房地产业本身具有的高度资源聚集性和拉动效应有关。可以说,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以此改善人居水平,实乃一个四两拨千斤,不需要费什么脑筋就可起到多种综合性效果的经济杠杆。
谁都知道,天下没有包赚不赔的生意,也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无论源于其制度设计或市场结构的先天缺陷,还是后天的人为炒作,如果没有民众真实的市场需求作为基本支撑,其发展都是难以长久的。因此,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随着宏观政策调控面的变化而走软,本可成为楼市以价格指标为先导,倒逼市场参与各方重新梳理利益边界、重整市场结构,使行业向其真实价值回归的开端,但是,现在看起来,笔者担心如果政策调控流于短期考量而没有长远筹谋,这一系列“抑市”措施的连环祭出,就如同去年救市政策的推动,依旧是短期功利心态的流露。
如果市场基础不调、结构不改,房地产市场就始终难以摆脱行政调控的工具角色,就难以实现真正独立而健康的发展。因此,对于当前房产市场来说,应当从土地、财税、市场准入等方面着手,实行综合彻底的制度变革,重新设计房地产市场的运行逻辑和游戏规则,以符合民众住房需求和真实意愿的业态,来建立健康而可持续的行业发展格局,维持一个平稳发展的楼市,这才是健康的,这才是公众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