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人大刘现在谈房色变 他说总不能为了结婚委屈了父母,结婚的事以后再说吧 晨报讯 你遇到过因为没有房子,爱情遭拒的事吗?
沈阳人大刘,32岁,是一名普通职员,月薪近2000元。因结婚后要与父母住在76平方米的套间,对象黄了10个。
现在的他谈房色变:“处对象时女孩都说不挑啥,只要人好就行,可到谈婚论嫁时,非得让买房子,说啥不和父母一起住。 ” 提起这事,刘妈妈挺上火。
她说,8年前,家里有七八万的存款,按理说能贷款买一套小套间,可是儿子和女朋友俩人结婚谁也不着急,也不定买房地点,就耽搁下来了。
“两人处了3年多时,我得场大病,钱花得差不多了,女孩一听结婚后要和我们住一起,就黄了!”刘妈妈说,她能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与老年人住一起少不了有矛盾,属实不方便。
“这些年,我也攒些钱,但显然攒钱的速度比不上房子上涨的速度,越想等等看,房价涨得越快。”大刘说。
大刘长得挺帅气,人也很实在。
全家人开了家庭会议,研究出两条方案:一个是如果大刘结婚,小夫妻俩住现在这个老房子,老两口买套小单间;另一个是把现在的房子卖了,给大刘贷款买套大房子,老两口买套小单间。
“总不能为了我结婚,委屈了两位老人,这事以后再说吧!”大刘说,现在的他已经被“剩”下了。
朋友们都张罗给他介绍对象,但女孩要求也提高了,一听是贷款买房,都不太愿意。
今日起,本报开始征集“我与房子的故事”。
征集热线:024-96128
手机能看又能说 孩子就像在身边
晨报讯(记者 黄乃彬)“小娜,这两天在学校吃得好吗?想着给妈妈打电话,别让我惦记。”秦红打电话嘱咐着远在哈尔滨上学的女儿。
“过去可是家书抵万金,跟亲人联系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信,但没有十天半月的,收不到亲人消息,干着急没办法。”秦红说,当时能安装个固定电话也是相当奢侈的事。
“帮我给隔壁捎个口信。”在电话没有普及的时代,公共电话可是“香饽饽”。
有急事打电报是当时很多人的选择。秦红说,打电报价格昂贵不说,关键是说不了多少话。
上个世纪90年代,固定电话逐渐走入居民家中。秦红记得,当时安装电话价格很贵,还得“走后门”,手续都办好了,也得好多天才能正式通话。
随着固定电话普及,BP机、移动电话也流行起来,“大哥大”走进人们的视野。
“那可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秦红说,一个“大哥大”就要上万元。
进入21世纪,手机已经彻底由奢侈品变成了日常通讯的工具。
去年,秦红的女儿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礼物她送给孩子一部3G手机。
秦红说,现在手机发展到能看又能说,感觉孩子还在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