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短暂观望过后,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了量价齐涨的现象。近几年相关部门对房地产市场持续的宏观调控结果都显示,房价越调控越上涨。
日前,观点杂志在成都主办的“2010城市观点论坛成都行”论坛上,开发商、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就房地产市场是否有泡沫及政府为何调控始终不到位展开争论。 ●争论一:
是“泡沫”还是“水泥空心砖”?
中房集团理事长孟晓苏:
目前的“泡沫论”很吸引眼球,但是我认为是一个伪命题。多少年前我们就讲有泡沫,为什么讲有泡沫?日本有泡沫我们中国就有泡沫,美国有泡沫我们中国就有泡沫?不能这么判断。我们中国历史上房价从房改以来持续上涨,没有大幅度的下降过,虽然个别城市、个别地区可能有,但总体上房价在上涨,原因在什么?在于我们旺盛的购买力,在于我们供应量不足。
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告诉我们,是不是泡沫要看未来会不会破灭,不会破灭的你说它是泡沫,我说他是水泥空心砖,涨起来就不会下降,这个我认为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不需要给它下一个什么样的定论。
金科集团副总裁李战洪:
最近出现了中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拿日本的1985~1991年和中国进行比较,我认为这是胡扯。
拿日本来套中国是不对的,第一中国13亿人,日本才3亿人;第二1985年的时候的日本的城市化率是76%,中国现在的城市化率才46%,中间差30个点,多少人在城市化。从这个趋势来说,中国城市化决定中国房地产向上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政策只是影响小波段。
金融分析家杜丽虹: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升值以后房价收入比各方面都应该很高,我算完了以后发现日本最高的时候房价和收入比是10倍,月供收入比最高是50%,现在北京的收入比是30%,月供收入比是142%,即使日本的人少,但是地也少,国土面积也是中国的几分之一,人是中国的几分之一,算入这些因素,我们现在房价相对于人的承受能力已经是日本最高峰的三倍。
伦敦月供收入比50%,放眼全球能跟北京、上海、杭州这些城市比的只有一个城市,是香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平均的月供收入比是150%,现在北京是142%,也就是说即使我们跟香港比,上升的空间也不是很大了,是不是我们像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城市都可以跟香港去比?还不一定,因为香港毕竟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所以我确实觉得这个至少一线城市房价的泡沫是比较大的。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
我刚接到信息,北京市的北四环已经4.6万元/平方米、东四环4.2万元/平方米,这跟2008年相比,可能上升的不止一倍,所以市场确实发展得比较快。高房价带动的后果是什么呢,一个是房价只能越涨越高,开始膨胀,第二点资产必然形成泡沫,房价高了以后,确实有一些城市存在泡沫。
●争论二:房价为何越调越高?
李战洪:
每一个调控的机会,房价就好像弹簧弹一下,甚至弹得更高,这种情况政府应该怎么办?
龚方雄:
两会以后北京的房价和成交量还有很多大城市的房价和成交量都出现了大幅度的报复性上升,所以政府干预房地产的政策效果是适得其反的,就是因为供应量上不来。
这一次调整跟历次不同的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如果能够成功当然好,但是从房地产调控的角度来讲,国内是收紧对房地产的融资,对房地产不管是发债也好,贷款也好,还有房地产信托融资的用途,最近也有收紧的趋势。
孟晓苏:
我们一轮一轮在打压高房价,我们用什么方式才能真正意义上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呢?就是要考虑供求关系,增加供应量,多盖房,而不是像有的人说的少盖房。
不要每一轮调控都不由自主地抑制土地供应,这就加剧了供不应求,就像以前的调控一次,上涨一次,下一轮会不会又缺乏记性,把失败的教训拿出来,再一次紧缩地根,紧缩银根?紧缩地根已经看到了迹象,紧缩银根还要看看,我们来呼吁一下,不要紧缩银根。
王珏林:
房价越调越高,是原先我们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只有政策执行到位,而且用各种措施来解决市场供应的问题,我相信房价不会越来越高,会平稳发展。
这一次调控,大家看到了,因为房地产市场有工业和商业住宅,这一次重点是住宅,所以整个大市场应该全面看,另外一个这一次调整的重点是什么呢?一个是增加供应量,一个是解决市场的问题,目的只有一个,在调整中稳定发展。
这次调控政策能不能到位,效果能不能显现大家可能都在猜疑,因为以前很多政策都没有执行到位。执行是否到位,关键在三点,一是要有政策,政策要配套,不管是国家有关部门的还是地方的,都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来出台政策。第二要执行力到位,就是说话要算数,不能说了不算,那政策就是没有用的。第三供应量要增大。这三点是解决我们政策效果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