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晚报昨天刊登了《去年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1.5%数据遭质疑网友戏称买房收益不如存定期》一文,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昨天就此回应,数据和大家的感受有差距,主要是时间造成的。去年我国房地产价格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但综合全年数据并不是很高。
国家统计局25日公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则下降0.6%。公报一出,遭到不少网民的质疑。对此,潘建成表示,统计数据和居民感受之间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这个1.5%指的是全年的平均涨幅。”潘建成说,去年的房价是下半年增长快,上半年未见明显增长,所以全年平均来讲就没有预期的高,“(之所以)价格上涨(的感受更深),大家往往感觉到的是近期的时点的价格,但是这里显示的统计公报指的是全年的价格上涨。它主要还是时间(概念)上的平均。”
著名经济评论人水皮对这样的解释并不认同,他表示,统计数据上的误差,可能会对宏观经济决策产生负面影响。“可以理解这种差异,但是这样的数据容易对决策产生误导,因此难怪大家感觉不一样,特别是在房地产这方面的统计上。”
水皮指出,官方的统计口径跟大家的心理和现实生活中的切实感受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地域辽阔,一线、二线城市众多。地方房价变动不一样,所谓不同地区的人感受的房价是不一样的。另外,可能也与数据采集有一定的关联,因为采集的数据没有确实地反映当地房价的变化,事实上的涨幅并不是“一点点”。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表示,在此之前,其个人预计的2009年全年房价涨幅是3%-5%,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只上涨了1.5%,这跟人们的实际感受相差甚远。当然,也应考虑到这只是一个指数价格,而非真实的成交均价涨幅。“但即便如此,还是让我感觉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