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位成为困扰车主的难题。 随着城市空间被挤压得已近极限,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公众意愿信号也更加集中:出行安全和停车难排在了首位。 同样,直面日益严峻的交通压力,停车难将再次成为沈阳市“两会”的焦点。 停车难,难到什么程度?沈阳市交警支队一把手安景诚伸出手指说:已经面临40万缺口。这个数字比起前几年媒体报道,又多出20万。这种数字增长,意味着车位似乎永远短缺,停车难,渐渐成为“死结”。 为解开停车难这根绳子的“死结”,政府和主管部门一直苦觅良方,社会各界更是奔走呼号,但,现在可不能再光说不练,一旦再拖延几年,城市也很快将被车辆拖到“后天”。 毁绿地建车位——理性的选择? 许多有车人,逛太原街、五爱街都不再开车。在太原街,5块钱一个小时的停车费也许能够承担,可停车往往要转上几大圈,最后把车停在一条小胡同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再说五爱街,每天人流量在20万人次以上,每小时车流量4000多辆,而停车场只有那么一个,有的车位还是有人花钱搞定的。 而在铁西区北四路某园区,一场停车位争斗正在上演。这是环境与车辆的争斗,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争斗。原本只能停放100辆机动车的园区,现在冒出300多辆,比绿地的小树长得还快。物业经理贴出告示:近日准备划出300个车位,每个车位10年收费2万元,先交钱者优惠10%。 有车人开始交钱,没车人想拥有绿色家园。因为,经理说了,多出的200个车位,要砍掉一半绿地。现在,一群老人着手成立新的业主委员会,他们要赶走物业,保卫绿色家园;而物业拿着规划图纸,到处指指点点,表示马上开工了。 超市车位空闲——想说爱你口难开 就在这个园区旁边,有两家大型超市,10年来,地下停车场从未饱和。承包人老李,提起车子就发愁。几年前,还有人到这里存车,每月一辆车300元,最多停过100多台。后来,门口出现了马路停车场,那里更便宜,一个月150元,相差一半,他的生意直线下降。老李不得已只好关门停业。如今,马路停车场也车满为患了,他以为时机到了,又把告示贴了出去,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可看告示的人多,交钱停车的人少,许多年轻车主对他说:在超市地下停车不划算。开车干啥呀,不就图个方便。每天从家里走几百米取车,下班停车后再往家走上几百米,赶上刮风下雨,一点没借车的光,反而成了车的奴隶。有车人,不喜欢“舍近求远”。 征收道路拥堵费——有“被绑架”嫌疑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高度。近日,网上披露杭州市民情民意调查办公室起草的建议,其中提及“根据杭州现有机动车总量,科学确定每年新增车辆数,限量发放机动车牌照”,“对家庭有两辆以上车辆上路的,征收交通拥堵费、排污费”等。“拥堵费、排污费,全是新名词。无车一族一定举双手支持,有车人咋想呢?有被绑架之嫌。”辽宁大学刘东杰教授认为,“中国在成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后,如何做出‘限量上牌’,这充其量是一种管理交通的手段。拥堵费也许能够遏制汽车需求增长,可这根杠杆的作用也不一定灵验。”他说,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只有新加坡、英国做出了尝试,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正在酝酿,不过,支持者甚少。 沈阳市公安局车辆管理部门有数据证明,沈阳市仅去年平均每天新增车辆300辆以上,每月新增车辆9000辆,全年增加11.8万辆。而在2006年,每天增加机动车是150辆,2007年每天增加200辆,2008年每天增加250辆。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的道路没有变,尽管路侧停车位规划出1.2万个,但跟年增加新车的速度比,仅仅是十分之一。 向马路要停车位——也许是一种上策 政协沈阳市十三届三次会议还没召开,委员赵红就准备好了“关于解决我市城区停车难的建议”。建议说,停车难不仅影响了交通有序通畅,也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建议主张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功能。 赵红考察了许多国家的停车场现状,并表示德国柏林车辆很多,但停车矛盾并不突出,最主要停车场地就在马路两边。市政府不仅在主要干道两侧建立停车带,还在宽敞马路中间设置昼夜免费停车场。在纽约,路边停车场是由政府设立和管理的,收费较低,但管理严格,一般停车较短时间。在东京,停车场由3大块组成,60%由建筑配件解决,30%是社会停车场,5%是路边停车场。由于建筑配件解决了停车场大头,城市繁华,却难见拥挤。 赵红建议,在车流较少的马路建立停车场,设立停车投币计时器,收入的经费用于停车场再建设,一举两得。不过,此举关键在于,在城市规划中要增加公共停车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