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成交量快速上涨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在进入5、6月份之后,却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楼价上涨的同时,成交量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这意味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化”过程已告一段落。
在笔者看来,由于前期开发商的投资停滞、刻意放慢楼盘开工步伐,在销售火爆景象之下,部分开发商就会开始在销售端捂盘、囤房,控制销售进度,以博取今后楼价进一步上涨的好处。而开发商之所以敢于囤房,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轮房地产“去库存”进程已接近尾声,这才有了目前楼市“价涨量缩”的现象。中金公司日前的研究表明,在今年以来成交量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各地房地产库存量由前不久的27个月急剧下降到9个月,在上海、杭州更是仅有2个月的库存!同样源于缺少库存的供给压力,开发商在近两个月已开始大规模购地、加大幅度进行房地产开发投资——这也是近期主要城市“地王”频现、房地产投资数据出现明显反弹的直接原因。
下半年,国内楼市又将呈现怎样的景象?笔者认为,各地“地王”仍将频繁出现,主要城市房价很可能出现快速上涨行情。
从需求层面分析:房地产市场的这波回暖,最初主要由刚性需求推动,先后表现为二手房和90平方米左右首套房、改善型住房成交量的大幅增加。此类刚性需求的释放,与下调首付比例、减免房屋交易环节税费等政策刺激有很大关系。近两个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中原地产数据显示,高档住宅在4月至5月的成交量较一季度月均成交量增加了1倍;曾在2年内无一房成交的上海豪宅“汤臣一品”,最近半个月内已快速成交16套,套现逾15亿元;而嗅觉敏锐的温州商人也开始在江浙一带城市大肆买楼……这显示出,投资型需求已重回市场。下半年,投资型需求将成为推高房价的重要力量。
而供应层面,如前所述的去库存压力大减,房源供应反呈紧张之趋势。开发商加大购地和投资力度,其实是在启动又一轮的房地产库存周期;但是,从增加购地力度,到加大投资再到形成供应,不是一个短周期。相对于日益膨胀的住房需求,供应不足将集中于下半年表现出来。
宏观经济的运行,同样为楼市继续复苏、房价上涨提供了绝好的大背景。下半年国内充裕的流动性状况不会改变,甚至有可能会甚于上半年。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通胀预期下居民“存款搬家”可能再度上演,而楼市将扮演重要的蓄水池;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可能会使国际热钱卷土重来,二季度已出现这种迹象。
宏观经济层面充裕的流动性和房地产市场本身的供给瓶颈,决定了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下半年很可能会出现快速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