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投资需求释放,部分地区楼市“过热”
东方网7月13日消息:“追涨”的日子里,许多购房者都为自己的优柔寡断后悔不已。
春节前后,林先生因为一时犹豫,错过了北京房价的“低点”。“没想到,不仅抄底失败,现在想追着买都买不到。”
6月底,林先生在东四环外青年路附近的华纺易城选中一套130多平方米的尾房,单价约15000元/平方米。销售人员要求付全款,并且不接受定金,“谁先付款谁先拿钥匙”。
几天以后,林先生凑齐近200万元房款赶到售楼处,却被告知房价已经涨了1000元/平方米,而且“过几天可能还要涨价。”
类似的经历不止一次。近3个月来,林先生在北京的城东和城北看了10多个楼盘,有的“没房”,有的“推迟开盘”,有的则在几天里快速涨价。
“总觉得自己反应慢一拍,稍微一考虑,看中的房子就没了,或者买不起了。”林先生无奈地说。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除去保障性住房,全市共成交期房58516套,同比增加105%。成交面积超过65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92%。
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中心城市,成为本轮房价上涨的领头羊。“地王”频现,部分项目的销售价格一次次刷新着刚刚创造的纪录。
“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已明显发生了变化,从趋冷再次走向过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房地产业研究处处长文林峰告诉记者。
文林峰认为,刚性需求的持续释放,市场流动性充足,局部地区供不应求和通胀预期带来的投资需求,是当前部分城市出现市场过热的主要原因。在追涨杀跌的心理下,自住和投资型的住房消费需求被迅速集中释放出来。
局部过热,楼市秩序隐忧再现
在近期“地王”频现的北京CBD及周边地区,楼市热得甚至有些“疯狂”。6月30日广渠路15号地块以40.6亿元的天价成交后,周边地区多个楼盘周末突然“封盘”,闭门开会。重新“开盘”以后,这些楼盘房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或将剩下的房子推迟销售。
类似的现象在其他一线城市也频频见诸报端,上一轮房地产市场过热时曾出现的捂盘惜售等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的不良现象,在局部地区再次抬头。
“一些楼盘又出现了不愁卖甚至抢房的局面,这使现在一部分开发商的心理预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跟风涨价很普遍。”
银行按揭贷款的门槛也有所降低。记者近期从某知名开发企业在北京的一个住宅项目了解到,购买该楼盘13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通过开发商的“运作”,能从多家银行以21%的首付比例办理按揭。不必严格执行90平方米以上住宅首付不低于30%的规定。
二套房首付不低于40%、执行1.1倍利率的规定,今年以来则在许多城市以各种形式被放宽。
2007年—2008年,建设部等八部门曾经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检查房地产企业发布违法广告、囤房惜售、哄抬房价、合同欺诈、偷税漏税以及违规强制拆迁等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面对当前市场逐渐抬头的种种不良现象,文林峰认为,要避免市场出现大起大落,应该及时规范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交流平台,防范开发商弄虚作假,误导大众。同时正确运用好各种调控手段,包括金融、税收等,避免相互矛盾或过度频繁使用,给市场造成波动。
信贷方面,杭州等地银监局分别重申,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并且不能享受贷款利率优惠。再次收紧二套房贷门槛,银行系统已经开始意识到市场过热可能造成的信贷风险。
记者日前致电多家商业银行的客服,工行、建行、中行等均表示二套房贷严格执行首付比例40%、1.1倍利率的规定,二套房贷款不再享受任何优惠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