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中流行着一句话:只有不景气的企业,没有不景气的行业。的确,行业之路在艰难,也会有企业走下去,只不过是强的企业代替了弱的企业。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国内家具市场就出现了回暖的现象,这也给做国内市场的企业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同时也勾起了做国外市场企业的转型欲望。
上图是2009年第一季度1、2、3月份各类家具国内市场的走势对比图,每个月都是递增的,除了酒店家具的增幅过高外,其他11类家具都是平稳增长的。这个图表显示了国内家具行业的市场情况很乐观,金融危机后的第一个年头的第一季度,国内的家具市场仍是以平稳的递增速度在发展。可是,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究其内因。如此严峻的形式下,国内家具市场是如何做到以平稳的速度增长呢?难道就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吗?
看中国的家具业,就要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来看,不能只是关注国内,因为出口是家具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渠道。上图国内家具市场第一季度的“完美”走势,也有家具进出口业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功劳”。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家具出口受阻,大量的出口企业都转战内销,以前从国外市场上订货的企业也都选择了国内的产品,从而在短时间内,刺激了家具国内市场,使国内家具业出现了回暖现象,但是不是小阳春就很难说了。
上图是家具业第一季度的供求情况,很明显看得出供应远远大于求购,这也是大量的企业转内销而形成的局势,虽然它使国内的市场的行情在短时间内膨胀起来,但是这种良好的形式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好,这个泡沫有多大,也许家具企业有更深的体会吧。
国内家具市场有了回暖的迹象,不过出口还是不乐观,目前中国家具业已经进入一个转型期。一季度我国家具出口58.6亿美元,同期下降8.5%。从企业反映的情况来,三月份的家具出口应该稍微好一些。但是从总的趋势上来看,中国的家具出口已经不处于高增长状态了,还是负增长。当前中国的家具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战略的转型期,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主业升级这样的一个业态。据调查数据显示:近20年来家具行业年均生产增长速度在34.9%,20年来国家的GDP增长是9.8%。由此可见,家具行业的增速度还可能继续保持一段时间,但这不能表明家具业会一直以增长的速度发展,因为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发展不平衡,终归会使家具业的整体发展受阻,甚至会停止不前的。
部分家具企业在外销受挫下,积极转入国内市场,希望能抓住内销这根救命稻草,逃过经济危机这一劫。但是,内销经验的缺乏,同样令其步履维艰,很难在国内市场中站稳脚跟。一个企业不可能一直以一个速度在发展,其实企业和人一样,同样需要时间来休息、调整和思考,所以企业更应该的是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不要太焦虑,也不要轻易地踏入不了解的圈子内。现在国内市场竞争已经是非常激烈,尤其是家具市场的扩张,国内一些家具卖场连锁企业都表示很强的扩张的意图,这样一来,国内的市场就会处于饱和状态,那么有准备有经济验的企业就会在这场竞争中留下,同时会有一部分企业离开这个市场。
从前面的两个图,我们看到了第一季度国内家具市场回暖的喜人现象,也看到了高数据的供应市场与低数据的需要市场鲜明对比,是该喜还是该忧?家具出口的企业又该走哪一条路呢?
对已经转型的家具企业说:
很多家具企业早在金融风暴刚刚到来之时就已经转型了,他们认为这样的安全系数会大一点,少受到一点国际市场动荡的波及,回归国内,也许会求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其实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已经转型的企业或许已经深深体会到了做国内市场的艰难。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对比而言,家具企业运作国内市场的难度远大于国际市场,习惯于作为国际品牌“生产部”的中国家具企业,一定要认识到,运作国内市场绝非一个“生产部”能够完成的事情。另外,运作国内市场也绝非仅仅依靠广告或大资金投入能够解决问题的,其必须系统的进行品牌塑造、搭建有效的营销网络等等。要跨越这一障碍,家具企业老板必须向国内成熟的行业学习,向国外品牌的家具企业学习,然后用心领悟,精心消化,从内心深处认清究竟什么样的观念才是自己运作国内市场的“良方”。只有这样,才会有机会更好的立足于国内市场。
从家具业现状来看,内销家具企业做品牌要出代价,但是不做品牌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进入万劫不复之地。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正确理解了品牌及品牌的重要意义,着手内销的中国家具企业才会真正下决心打造品牌。国内的消费者们早已经将品牌观念融入到了消费选择中,品牌代表着质量和信任。要运作国内市场,中国家具业的服务就必须像中国家电业的服务学习、看齐,否则中国家具品牌含金量的提高,必然像瞎子走在阳光下,光明触手可及但永远无法真正拥有。同时,“服务谋略”也将成为中国家具品牌崛起的重要路径之一。
中国家具业将有大量企业经不住这轮行业环境的急剧变革,如果没有合适的经营战略,这些企业退出市场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但是,如果这些企业能够在“亚健康”状态下摆正自己的心态,找到正确的突围策略或者说内销市场运作策略,其仍然具有“东山再起”、“后来居上”、“笑傲群雄”的机会。“一切皆有可能”,对于现阶段的家具企业来说,这句话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对家具业现状的描述,更是对中国家具企业快速崛起机会的肯定。
对将要转型的家具企业说:
今年以来,我国家具行业的市场运行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基本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基于这个市场行情,还有一部分出口企业对于转型正在跃跃欲试。要说现在国内市场竞争已是相当的激烈,供应已远大于需求了,企业转型也是很难做了,但不是不能转型,要转型先要升级。升级转型,并非是要淘汰家具产业,而是去提高家具产品附加值,进行产业资源整合,提高企业效率。从中国的国情看,家具这种劳动密集型轻工业,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吸纳缺乏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当加以保护和引导。对于缺乏升级能力的企业,则要施行转移政策,逐步向中国内陆地区引导。我国中西部省份的土地和劳动力等各项成本依然低廉,当地政府再给予一些优惠政策,企业在那里的生产成本之低足以抗衡印尼、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
将要转型的家具企业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产品创新。适合国外的产品不一定适合国内市场。所以,家具企业转国内市场后,若不研发就直接生产,等产品投放市场后才发现消费者不接受,这就必然会使企业损失一大笔资金。其次,要进行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外销转内销家具企业的营销创新中最难迈过的一道坎是商业模式。转型家具企业必须注意物流渠道建设的创新终端市场模式的创新。同时,转型家具企业也要提高服务创新意识,在国内市场,售后服务是相当重要的,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实力,决定了产品在消费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转战国内市场的外销家具企业,在国内市场的营销基础薄弱,不是仅仅靠一项产品创新或者靠一项渠道模式的创新就能解决问题的,要想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一定要有营销战略、产品、品牌、渠道、商业模式、管理机制、人才培育等全方位的创新和突破。所以,将要转型期的家具企业在转型之前,也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以免遇到还未转型就被淘汰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