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很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明显回暖,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地方都把落户作为吸引外来人口购房的一条重要手段,蓝印户口几乎和买房划上了等号,对这种错位,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户籍制度改革中可以接受的进步,也有专家认为,购房落户不仅不利于户籍改革的进步,甚至反而会阻碍户籍改革的进程。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长期关注户籍制度改革,王锡锌说,购房落户不仅不能促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入,并且结果恰恰相反,反而会阻碍这一进程,购房落户还可能造成诸多方面的不公平。
对于购房落户政策,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则认为,虽然存在着诸多不公平,但购房落户还是体现了一种进步,从长远来看,还是要进一步增加各地落户政策的透明度,变指标限制为条件限制,不仅要考虑投资,更要兼顾技术人才。
天津户籍新政:购房落户推动还是阻碍户籍改革进程?
眼下,很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明显回暖,舆论普遍认为,这与此前各城市出台的扶持政策有关,而翻开这些城市扶持房地产的若干政策,我们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把落户作为吸引外来人口购房的一条重要手段,于是有评论说,现在,各城市正在进行新一轮户籍改革的尝试,甚至有人乐观的认为,中国的户籍改革将会因此大大向前推进一步,那么,现在各地进行的尝试是否真正打破了历史形成的户籍坚冰?我的同事分别调查了天津、成都和上海的情况,今天来看记者袁柏新在天津进行的调查。
购房落户新政后,天津房地产市场火爆异常
在天津市北辰区的一处楼盘,一走进楼盘的销售中心,记者就注意到,在正对着门口的显著位置,贴着一份报纸的复印件。
天津阳光卡蒂尔专案经理江南:“因为蓝印户口在天津据我的了解已经不只十年的时间了,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正面的宣传。”
这位销售经理向记者透露,在目前购房的人群中,有80%是冲着这一政策来的。
江南:“我们这项目之所以上个月和这个月的上旬就能把我现在整个项目一期二期产权现房全部消化。”
记者:“有多少套?”
江南:“总体算下来是40套。”
江南说,就在记者来采访的头一天,他们刚签约卖掉了手里的最后一套现房,2月4号以来,他们总共销售房屋40多套,而2008年全年的销售量总共才68套。
江南:“这些人80%因为户口来的。”
记者:“都是哪的人?”
江南:“都是京津两地周边的,最远的是黑龙江,但是已经在天津这边是工作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但是大部分新增的客户都是河北或者说是主要是以河北省为主。”
在天津市和平区的另外一处楼盘,记者也了解到了相似的情况。
“我们2月份卖了20几套,就是说成交量明显的比之前增多了,有一个特别大的提高。”
“这个比例同比增长了多少?”
“得增加到,比之前的话增加到了最起码增加50%。”
刘君说,他们公司开发的楼盘位于天津市黄金地段,均价每平方米14000元左右,在天津属于高档社区,但2月4号蓝印户口新政出台后,因为楼盘销售的都是现房,可以马上办理产权证,所以即使是这个价位也受到了购房者的青睐,刘君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数字,从他们公司楼盘的销售来看,在2月4号之前,因为落户而来看楼的只有10%,而2月4号以后,这一比例也上升到了80%。同样这些购房者也是来自河北、山西、河南、东北等地,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在天津购房?
“主要是为了孩子,非常明显,所有的目的全部都是为了孩子,100%。”
“因为办户口,绝对是为了孩子上学。”
“没有任何例外?”
“没有。”
在节目里,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蓝印户口。现在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所谓蓝印户口,是一种介于正式户口和暂住户口之间的户籍,因为公安机关在这种户口本上加盖蓝色印章,就得了这个名字。一般是由某些地方出台,对投资者、购房者或者外地人才给予的一种优惠待遇,持有者基本可以享受本地正式户口的权益,并且过一段时期可以转为正式户口。最早的蓝印户口大约出现在1992年,最初以中小城市居多。1994年之后,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也开始办理蓝印户口。不过,这种特殊户籍在2000年之后已经逐步被很多地方叫停,目前四个直辖市里也只有天津还保留了蓝印户口落户政策。那么,这些购房者为什么会冲着一本蓝印户口,甘愿掏钱在天津投资买房呢?
“买房子肯定是为了孩子,不为了孩子的话不会跑这么远。”
在天津和平区的那处楼盘采访时,记者遇到了刚刚在这里办完购房手续的徐清南,徐清南老家在浙江,来天津已经做了六年生意,他告诉记者,原来根本没有考虑过户口问题,但是随着自己的孩子读到了高中,即将面临高考,这才最终促使他下了决心。
“就是说在这里的话差得太大,比如说在那里考了前十,可能不一定上,在这里考了,肯定可以上好的学校,差太大,差别很大,这肯定是有点轻松。”
而对于来自河南林州的王迷金来说,户口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业,王迷金今年四十岁,在天津打了二十年工,他的女儿王茹小学毕业后来到天津,在一所初中借读,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异,还曾经被评为市级的优秀学生,然而去年夏天,王茹却突然提出要退学。
“就是那时候,分班的时候,8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它(学校)是说年级前70名都可以分成两个班,差不多一个班35个人,我那时候考的是年级27名,进去实验班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就因为户口没进去,感觉到就是周围同学就是说学习跟我差不多,甚至有比我差的都进去好班了,那时候感觉心里特不是滋味。”
虽然感觉到委屈,但王茹最后却只能面对现实,这件事让王迷金第一次强烈感受到了户口的重要性,如今王茹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学校老师已经再三提醒王迷金,再不解决户口王茹就不能参加中考。
“没有别的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假如说在这边买不上房子,说白了,再回我们老家考试,因为它这个书本都不一样,你像天津这个书本是人教版,跟我们河南那个书本知识都不一样,回家那恐怕考高中70%的没戏。”
王迷金说,自己在天津打工20年,参加过很多重点工程的建设,还曾经上过当地的报纸,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自己是外地人的现实,为了户口的事全家人商量好几天,最终决定买房,王迷金家的新房,总共花了一百零六万,一大半是从亲戚手中借的,王迷金告诉记者,他交款时是在今年的年初,也就是蓝印户口政策调整之前,当时的要求是必须一次性付款,必须购买100万元以上的商品房。
“没有感觉到不太公平吗?”
“这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可是同样的待遇,你花了一百万才拿到,人家60万或者80万就能拿到,那它不一样因为这个政策,它随时都可以变,孩子上学它不能变,假如我现在我要再拿60万或者80万去买房子,我心里是高兴,可是孩子耽误考试了。”
王迷金告诉记者,自从知道户口问题解决后,王茹学习更加刻苦了,记者也注意到,在王茹书桌前的这面墙上,写着这样一行字,王茹说,考上天津中学是自己写的,而后面大学这两个字是买了房后父亲加上去的。
“他也许就是因为跟他的工作有关系,因为他好像有一次是天津大学有一部分是他建立的,所以说我认为是他想让我考进天津大学。”
天津调整购房落户标准到底是否为了救市?
刚才我们看到,天津2月4号调低蓝印户口购房落户标准后,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火爆异常,就在户改新政实施当月,天津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放大至56.61万平方米,与1月份比增加了97.94%,与去年2月比增幅更达到了一点五倍,而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金额为38亿元,环比增加90.24%,同比增加144.28%。
从这种超常规增长,我们就能看到蓝印户口的市场吸引力。如果把蓝印户口政策放到更长的时间段里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它始终跟随着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向来进行调整。
从1994年推出蓝印户口政策以来,天津市对购房落户标准进行了三次调整。1994年到2007年3月31号之间,购房标准为市内四区60万,滨海、环城四区25万,外5县为8万,当时的商品房均价,市内为6000至7000元,环城区为4000至5000元,外县为2000至3000元。2007年4月1号开始,天津市把所有县市区购房落户标准统一提升为100万,而当时也是全国地产市场异常火热的时候,天津市市内各区平均商品房均价达到了8000至12000元,最高的和平区为14000至17000元,环城区达到了6000至7000元,外县则达到了4000元。从2009年2月4号开始,天津市再一次调整购房标准,市内6区、滨海新区下调到80万,环城4区、汉沽区、大港区下调到60万,外县区则下调到40万。我们再来看一下此时的天津商品房均价。除和平区均价还在14000至17000元外,天津市内各区已经回落到8000至10000元,环城区回落到5000至6000元,其它外县区回落到3000至4000元。但有一条是不变的,那就是购房者必须是一次性付款,必须买现房,必须买新开发的商品房。
“对于资金匮乏的项目,就是说后备资金续不上的这种开发商来讲,对于他现有产品的消化,包括回笼资金是非常有利好的。”
那么天津市调整购房落户标准到底是不是为了救市?天津市户政部门并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认为,从蓝印户口政策执行近十五年的结果来看,吸引最多的还是高考移民,而相关数据也显示,在天津购房落户者绝大多数来自于河北、山西、河南,而以2008年高考为例,这三个省和天津市相比,文理科第一批院校录取分数线分别高出14分、30分、22分、24分、34分、41分。
“然后使这些人将来的消费在天津消费,包括他家属,这个实在是太危险了,不会对天津市整个经济的发展起什么关键性的作用。”
李炜光认为,即使以房价高峰期的2007、2008年来说,两年总共购房落户5000户,以每户购房款100万计算,天津吸纳的资金总共也就是50个亿左右,而对于天津而言,当务之急要吸纳的绝不仅仅是这点资金。
“天津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最需要的是资金,最需要的是项目,最需要的是人才,现代的素质,管理经验,管理知识,高素质,国内的国外的这种人才把他吸引到天津来。”
李炜光说,天津在2006年就被确定为北方经济中心,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也已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复,现在正是加快户籍改革的有利时机,以天津市的承受能力和发展前景看,完全可以面向全国吸纳几十万甚至更多的优秀人才,而户籍改革也正是撬动城市超前发展的有力支点。
“所以你要想天津市的发展,就要把天津想方设法把它用户籍制度要形成某种强大的吸引力,让大家看到你的规定来说,我值得来,我愿意来,我来了之后几年,比如说三年五年之后,我就能够融入天津这个社会,我不必做外人,我可以就做一个天津市的市民,为天津市的未来的发展我服务,我们死心塌地的心甘情愿就在这儿生活,就在这儿发展。”
购房落户是进步还是阻碍?
天津市蓝印户口政策调整后,带来了房地产市场一时火爆,但在为了落户而购买商品房的人群中,并没有天津最需要的人才,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孩子在天津上学或者参加高考,蓝印户口几乎和买房划上了等号,对这种错位,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户籍制度改革中可以接受的进步,也有专家认为,购房落户不仅不利于户籍改革的进步,甚至反而会阻碍户籍改革的进程。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我个人认为,购房落户与户籍改革基本上是风马牛不相及,他们是两回事。”
王锡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长期关注户籍制度改革,王锡锌说,购房落户不仅不能促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入,并且结果恰恰相反,反而会阻碍这一进程。
王锡锌:“道理很简单,他产生的是一种强磁场效应或者积聚效应,它把更多的资源凑到城里来,把他更优秀的人凑到大城市里面来,那么这个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
王锡锌说,对于王迷金这样的外来移民来说,购房落户实际是把户籍作为商品在出售,而在这种交易中,政策制订部门掌握绝对的订价权。而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户籍作为稀有商品奇货可居,政策制订部门就一定要千方百计保护户籍背后的特权,而这就和户籍改革应有的取向恰恰相反。
王锡锌:“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你还是需要回到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将在户口背后所叠加的那些特权和福利公平的进行分配。”
王锡锌说,事实上,购房落户还可能造成诸多方面的不公平。对很多普通百姓来说,购房落户设置门槛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购房落户导致地产市场升温,间接抬高了房价,对本地市民来说不公平;购房落户为楼市注入了强心剂,对其它产业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而购房落户门槛不断调整,对不同时期的购房者来说同样不公平,甚至会导致公众对政策制订部门的公信力产生怀疑。
王锡锌:“改革户籍制度的根本的方向依然是剥离户口背后的那些特权,假如你将来要朝这个方向改的话,那你现在推购房落户就是在利用户口的剩余价值,把别人先诱进来,诱进来了以后我又把这些原来承诺给你的统统说我现在没有了,对不起,那当然会涉及到一个诚信的问题。”
而同样是对于购房落户政策,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则认为,虽然存在着诸多不公平,但购房落户还是体现了一种进步。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尽管目前还只是由少数人能够获得同城待遇,或者说实现同城待遇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的获得平等权利和同城待遇的进程加快了,有了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某一个城市之中。”
胡星斗说,1984年中国启动户籍制度改革,2003年,中国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有了良好基础。而从长远来看,还是要进一步增加各地落户政策的透明度,变指标限制为条件限制,不仅要考虑投资,更要兼顾技术人才。
胡星斗:“你只要达到某个门槛值累积到100分还是多少分,你就可以加入到这个城市的户籍之中,这样就使得我们的全体国民或者至少是那种想移民到这个城市的国民他有一个期待。”
胡星斗同时提供了另外一个数字,中国目前拥有660座城市,与日本城市数量接近,但日本人口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中国城市规模总体不大,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也只能勉强进入世界前十名。而从对土地的利用来看,世界范围内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人均占有土地是1比2比3.1,在中国,由于高层建筑多,大城市与小城市人均占有土地能达到1比10,也就是说大城市人均占有土地只有小城市的十分之一。胡星斗认为,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中国城市的规模完全可以进一步扩大。
胡星斗:“像青岛、大连、天津、厦门这些城市,我认为改革的步伐还可以更快一点。”
胡星斗说,像这些地方,城市人口规模很多可以达到千万以上,在城市扩容的同时,户籍福利则要减负。
胡星斗:“从现在开始,不应该再往二元的户口制度方面再来叠加不同的利益,第二,不仅不能叠加,而且要尽快启动一个过程,改革的过程,使各种各样叠加在户口这张纸上的特权和利益能够被剥离开来。”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权益有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十四项,但目前来看,最大的特权就体现在高考地域差上。记者采访到的购房者告诉记者,如果没有高考分数的悬殊差别,他们绝不会把花上百万元把户口落到天津。
“有没有考虑自己将来养老,就业包括这方面的考虑?”
“没有考虑这方面,这些东西我们都没有考虑的,我们以前都是做生意的,这个劳保我们都是没有,到哪里去保。”
而在采访中,让记者难忘的是,虽然还在上初中,但王茹却对户口这个词变得格外敏感。
“我就想中国中国大多数人都是农业户口,并不是非农业的人就比农业户口的人高一等,都是人,在人格上都是相等的,没有什么差别我认为,只不过是出生的地方不同而已。”
胡星斗:“的确是,户籍制度改革,如果严重的滞后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会对和谐社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因为大量的是外来人口,他不能够融入城市,受到某种歧视会导致犯罪率上升,特别是现在一些青少年,由于长期他不能够融入这个城市,结果就导致他在某个城市不能够上高中,不能够考大学等等,他慢慢造成了一种对城市的一种仇恨的心理,或者至少对他稚嫩的心灵造成了创伤。”
胡星斗认为,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户籍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而眼下的金融危机也给户籍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胡星斗:“为了拯救经济上的困难,我们也应当打破户籍的坚冰,你把它叫坚冰也可以,你把它叫做这么一道铁门也行,目前是有条件打破的,而且各个地方政府也有积极性的,因为它要解决这种投资不足的问题,房地产过剩这样的一些问题,地方政府有进行户籍改革的积极性,下面我认为要做的就是中央政府在推上一把。”
半小时观察:购房落户推动还是阻碍户籍改革进程?
放低城市购房入户的门槛,在眼下特殊的时期,确实可以带来吸引投资、促进消费的作用,但这并不是户籍改革本身要达到的目标,如果把购房落户与户改等同起来,那只能是南辕北辙,与我们期待中的户改越来越远。
购房落户的政策,实际上意味着城市把良好的基础设施、相对优越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当做了稀缺的商品,一手交钱,一手交户口。虽然,这也打开了城市户籍的门缝,但通过行政手段把公共物品当做商品来叫卖,这是满足了少数人包括部分房地产商的需求,但是侵犯了多数人的权益。因为,公民公平享有公共物品,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呼吸空气,晒到阳光一样。现在用购房入户的方式来赎买公共物品,只是用一种不公平替代了另一种不公平。所以,在户籍改革朝着取消二元户口、实现城乡统一、实现公民身份平等这个目标迈进的时候,购房入户非但不能推进户籍改革,反而会阻碍户籍改革的进程。
我们知道,户籍改革之所以如此重要,如此受到几十年的关注,又如此艰难,并不在于那一纸户口本有多重要,而是在户籍制度之上,附加上了各种社会公共服务和福利,比如说节目中提到的教育问题。户改的目标是要通过逐步降低户籍的附加值,来实现公民权利的平等,而这个目标用钱是买不到的。(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主编:马洪涛 记者:袁柏欣 摄像:刘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