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网友晒“温州旧城改造建房挪作领导低价内部购房的清单”帖子日前在温州当地论坛等相继贴出。这则帖子曝光了源自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的一份内部文件,内容是“多余安置房按暂定价格销售给相关人员”的名单,名单中有49位旧城改建“指挥部工作人员”和94位“工作联系部门有关人员”。该市多个单位诸如局长、主任、院长、行长之类的负责人的姓名和身份都赫然在列。(4月9日《都市快报》)
安置房比市场价格低,是用于安置拆迁户的。而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却将部分安置房卖给非拆迁户的头头脑脑,这是对部分拆迁户权益的损害。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的内部文件称这些安置房是“多余安置房”,而实际上,不少莲花大厦原址拆迁户拆迁后分不到这里的房子,有些好几年了房子还没有落实,一直在外面租房居住。
温州部分官员所以能买到其不具备资格购买的安置房,除了其具有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用心与能耐之外,很大程度上与安置房的销售不透明有关。像温州部分单位负责人购买安置房,就是以内部文件形式由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上报的,如果不是有网友在网上发帖曝光,该事就不可能大白于天下,所以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是“黑幕交易让安置房成为官员的福利”。也正因为如此,要避免与防范此类包括官员在内不符合条件者购买安置房现象发生,建立透明的安置房销售机制,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除此而外,防范此类包括官员在内不符合条件者购买安置房现象发生,还需强化打击与制裁力度。发生类似温州这样不符合条件者购买安置房等事件,一般都是以当事人补足购房款或退房作结,不会让当事人付出多大的代价,而这也正是部分人敢于利用权势购买安置房与保障性住房牟利的重要原因之一。2007年1月26日,香港前高等法院大法官李栢俭夫妇因为骗取一套公屋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处11个月的徒刑,像香港这样以诈骗公共福利罪制裁骗购保障性住房的做法,无疑能对此类行为的发生起到更为有力的遏制作用,值得为我们内地所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