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11月20日,“80后”正在成为沈阳房贷的主力群体的消息出现在媒体,这意味着,沈阳有更多的“80后”加入贷款购房者的行列。同时,“面对涨薪和通胀的双重压力,2010年房价将保持向上走势”的预言似催化剂,以空前的速度继续膨化着贷款购房者的队伍。 《蜗居》的现实和无奈戳痛着供房者的敏感神经,似乎到处都在讲,我们正在进入“蜗居时代”。在沈阳这个城市呢?“80后”的贷款买房者是不是一样焦灼困顿?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我的脑海:房贷1500,吃穿用2000,孩子上幼儿园1200,人情礼往500,交通费300,物业电梯费100,手机电话费300,煤气水电费100。也就是说,从我醒来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200元,这就是我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还没算每年2000余元的采暖费,我们头疼脑热的医药费,孩子生病的花费,以及我们偶尔也要向父母表示孝心……”
这是电视剧《蜗居》的台词,也是沈阳“80后”晓婷的心声。即使再精打细算,晓婷也难以胜任“管家”这个角色,她和爱人每月收入8000元左右,但自从2008年初买了一套84平方米的房子以后,小两口就成了“月光”,至今一点积蓄也没有。
2006年4月,在外企工作的晓婷与做销售工作的男友结婚。2007年2月,他们的女儿出生了。
2005年底,沈阳一环以内的房价已经蹿到4000元/平方米以上,因为暂时没有购房能力,晓婷一家就在两居室的父母家挤了两年。
2008年初,晓婷和爱人用几年来的积蓄加上父母赞助,买下了一套单价7020元、84平方米、总价58.9万的房子,首付29万,贷款30万,每月还1500元。还未搬进新房,两人就开始偿还贷款,装修又花了不少钱,乔迁新居的喜悦转瞬即逝。
晓婷告诉记者:“每月工资发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还房贷的钱留出来,这个事情最重要。自从开始还贷,生活费常常告急。过得最惨的一个月,先是花出去1700元礼金,接着女儿肺炎住院,花了4000多元。那个月真顶不住了,只好伸手向父母借了5000元钱。”
以下为记者摘自晓婷2009年7月第一周的家庭账目。
7月1日往返单位2元、职称晋级报名费190元、晚上买茄子2元,计194元
7月2日往返单位2元、给妈妈买药380元、土豆3元、茄子2元、辣椒1元,计388元
7月3日往返单位2元、剪头发20元、AA制同学聚餐60元、往返打车28元,计110元
7月4日休息回父母家,计0元
7月5日往返中街4元、衣服450元、大米38元、小白菜1元、排骨22元,计515元
7月6日往返单位2元、给女儿买鞋36元、买裙子79元、幼儿园午餐费240元,计357元
7月7日往返单位2元、买樱桃10元,计12元
……
一个星期下来,总计生活费1576元。晓婷说,这还没包括她爱人的花销。在收入固定的情况下,他们已经尽量节省,比如尽管晓婷上班需要坐40分钟的公交车,但她几乎没打过车。
在沈阳,像晓婷一样的“80后”贷款买房者正在增多。
据媒体报道,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个人金融业务处的统计表明,该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年龄构成,20岁到40岁的人占整个房贷总量的一半,房贷额度占整个房贷额度的七成。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房贷部门的相关人士均表示,“80后”已经成为房贷业务的主力群体。
同样是沈阳“80后”购房者的周涛告诉记者,这个群体最大的特点是,参加工作不超5年,没有高收入,房贷首付通常要靠父母掏。
周涛向记者推荐了一篇文章《高房价制造剩男剩女婚房避开十大城市》。文章揭示,作为刚性需求,婚房的确难住了一大片适婚人群。更现实的问题是,沈阳与上海、北京一同进入了“十大城市”的榜单。
随后,记者从沈阳市房地产信息中心相关专家处了解到,判断房价高低,更重要的是要看房价与居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即“房价收入比”。
以三口之家年均可支配收入总额购买一套80平方米的商品住宅为例:2007年,沈阳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14607元,三口之家年可支配收入为43821元,住宅销售均价为3536元/平方米,80平方米套房总价为28.29万元,房价收入比为6.46倍。
专家指出,购房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才不会影响生活质量。那么,以2007年的沈阳房价为例,一个三口之家需要攒钱19年左右,才能买得起一套80平方米的商品房。尽管2008年沈阳的房价收入比降到5.95倍,专家推算,一个三口之家仍然需要攒钱18年,才能买得起80平方米的商品房。
但这些数字和现实并未打压人们拥有房屋的热情。记者了解到,在全国范围内,房贷总量也在逐步增加。发改委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10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8.92万亿元,同比增加5.26万亿元;居民户贷款增加157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的1386亿元,大部分为住房按揭贷款。
在沈阳,尽管“80后”的生活有些艰难,但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还是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周涛昨日告诉记者,一是涨薪和通胀将成2010年的双重压力,房价势必继续向上;二是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尽管沈阳市商品住宅销售均价同比涨幅低于同期15个副省级城市平均涨幅6.5个百分点,但实际涨幅仍为2.7%,没有丝毫降价的苗头……“总之就是,再不买,更买不起了。”
显然,这些成为周涛积极贷款买房的理由。
“只有买了房子才能有稳定感和安全感。”周涛说,他不是没有想过租房过日子,而且经过计算租房的确很合算,也不影响生活质量,但也许是文化决定的,他还是认为随大溜好,透支未来就透支了,反正大家都在透支。
沈阳某地产顾问公司总经理提起这个话题则特别兴奋:“沈阳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国内公认最健康、发展良好的市场,即使在楼市最为动荡的时候,沈阳房价从没大起大落过。特别是2009年,沈阳楼市可谓房价稳步上涨,供销两旺。”
记者注意到,媒体也在记录沈阳的这个现实。11月19日,沈阳一家媒体以“地产大腕上演沈阳疯狂”来记录国内一线开发商在沈阳热烈抢地的状况,甚至预测“在楼市竞争白热化、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的同时,由于一线开发商开发项目多为中高档楼盘,沈阳房价在两三年内将再次冲高”。
记者近日从沈阳市房地产信息中心相关专家处了解到,实际情况未必如媒体炒作得那么严重,沈阳市的房地产具有“需求旺盛、土地资源有限”等特点,沈阳的房价在三五年内虽可能略有波动,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平稳上涨。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郭德仁曾指出:“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早已经成为预期,随着购房者房贷投入的增多,也使得房价增长过快,加剧了房价回升的上涨势头。沈阳房地产市场也延续了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向好趋势。”
就经济方面羽翼未丰的“80后”是否该大举贷款买房,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授说,从记者提供的沈阳“80后”贷款买房的6个案例看,房贷比例最多的也不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0%,还算比较理性健康。
但他同时提醒,随着经济发展,“80后”必须理智购房,“如果未来CPI上涨超过3%,住房贷款月供比例超过50%的家庭,每月就要入不敷出。即使两个人愿意降低生活质量,但生活成本也处于上升通道,你怎么降低?这样的话,家庭经济势必亮起红灯,这是所有年轻的贷款买房者无法回避、必须面对也必须警惕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