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从今年7月份起,主要城市的楼市便进入了“价涨量缩”的滞涨阶段;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几大城市的楼市成交同样呈现出“价涨量缩”的情况,这被认为是楼市的“金九银十”已明显褪色。有人甚至断言,国内楼市即将迎来拐点。
如果目前楼市运行遇到的是需求萎缩,那么房地产市场就会“量价齐跌”,而这显然无法解释整个三季度国内楼市的“滞涨”情况。楼市“滞涨”情况的发生,只会表明国内房屋供给的能力遭遇到了很大瓶颈。这正如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遇到了石油禁运所引发的供给冲击。
现实情况也是如此。上半年楼市在5、6月份出现火爆局面,促使楼市成交量达到并超过了2007年楼市最高峰的水平。但出于对后市运行的谨慎和回收现金的急切心情,开发商在加速倾销库存的同时,却并没有加大开工量。而进入三季度以后,大多数开发商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轮楼市反弹是可持续的;不过此时,原来的库存已被大量消耗,国内楼市由此进入了类似“青黄不接”的阶段。
按照这一逻辑,今后数月内的供给不足,仍将为目前的高房价提供支持。同样,楼市的供给不足,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房屋成交量连续环比下跌的同时,开发商还敢于不断拿地,甚至不惜代价频频制造“地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