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户供暖就是建筑物热力入口入户后通过水平干管,在楼梯间引出共用立管,再由共用立管引至各层水平支管,每户形成一个独立的采暖系统。公用立管可以设置锁闭阀门和调节阀门,热量的计算以每克即每立方厘米水升高1摄氏度,热量就为1卡。反之,降温也同理计算。
据了解,建筑物内供热系统的供、回水水平干管,应有不小于千分之二的坡度,水平管穿越墙体时应设过墙管套,用于防止墙体变形或沉降。供、回水水平干管宜采用同程式布置,一对公用立管每层连接的户内系统不宜超过3户。据介绍,同程式布置比较优越,不会出现水平失调,保证供热温度均衡。供、回水公用立管的顶点应设集气和自动排气装置。
户内采暖管道的明装配管可采取焊接钢管,有条件的宜采用热镀锌钢管,埋设在地面垫层内或镶嵌在踢脚板内。对于不能热熔连接的塑料管,沟槽内不应有任何管件和接头。
改造工程所用材料、设备及制品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有产品合格证。需在混凝土地面开槽或在楼板、梁、柱等承重部位凿孔洞时应用机械钻孔,按国家规范施工。
按面积收费要改成计量收费
按照使用面积交缴热费,既不科学也不合理。首先,“按面积收费不能体现‘热’是商品的特殊属性,有违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以不同地区相同米数使用面积均为100平方米的住宅为例,房屋举架高度分别为3.5米、3.3米、2.7米、2.6米;结构不同,有的是砖混结构,有的是砖木结构,有的还是大板结构;材料不同,有的加有保温层,有的没有,导致住宅的保温功能、散热状况不同,因此,即使享受的是完全相同的24小时持续供热方式,室内温度也会有很大差别,此时如果采用一刀切、每平方米交缴31.15元的热费方式,显然是搞平均,也就是吃大锅饭。
按照实际用热量交纳热费,就像居民使用煤、电、水、电话等收费方式一样,是哈尔滨供热体制的改革方向。分户供暖改造就是实现热费收缴从面积向量化过渡的设备准备和技术基础,真正使“热”成为商品。
计量收费实现分室温控
“人走灯关”是最好的收费实例,同样也是用多少电交多少费的有力佐证。分户供暖达到计量收费这一制约条件后,市民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经济利益,赵凯举例说,现有供热体制就是大锅饭,热了开气窗放将热量一放再放,冷了用数个电暖气全面动员。如果分户供暖进而计量收费,居民就会合理设计自家的供热温度,比如,卧室休息时可以调到20摄氏度,平时只需15摄氏度即可。厨房和储藏室不用时保持在零上温度即可,客厅只需16摄氏度就可安全越冬,长期坚持,自然就养成了行为节能的好习惯。 |